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北京高考 > 高校招生 > 正文
內(nèi)容頁banner-兩小時1對1體驗

考生必讀:五大方面了解大學自主招生

2016-10-12 15:38:44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說到高考,不得不提其中的特別招生形式——大學自主招生。能夠走自招這條“捷徑” ,是很多孩子和家長的希望。


  那什么是大學自招,誰適合,怎么考,今天就全面科普一下。


  對于一般考生來說或許是已經(jīng)開始先進輪復習,但對于診斷生來說當然是要全力準備診斷!


  對于家長來說,此時并非是你們休閑的時候,了解自主招生相關(guān)政策當為首要任務(wù)。


  一、自主招生政策部分


  1.自主招生是什么


  各大學(2016年全國共有90所、學校有自招)在高考后獨立組織診斷,給與在診斷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孩子降分錄取等優(yōu)惠。較多能降至一本線錄取(即分數(shù)達到當?shù)馗呖家槐揪即可進入該大學)。


  2.自主招生有什么用?


  自主招生是孩子高考的“保險”:當孩子的高考分數(shù)沒有達到統(tǒng)招的分數(shù)線時,可以使用自主招生的優(yōu)惠政策,“計劃外招生”進入大學。


  小例子


  例如2016年北大的分數(shù)線在695左右。


  某孩子高考失利考了670分,但他在自主招生診斷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獲得30分加分(降分錄取),加分后為700分,高于北大的統(tǒng)招分數(shù)線,即可順利進入北京大學。


  3.沒有任何獎項就不能參加自主招生嗎?


  沒有任何獎項也可以參加自主招生?v觀2016年高校自主招生條件雖然都需要各種獎項,但是也有少部分高校招收單科成績或者是綜合優(yōu)秀類的考生。


  其中不乏哈工大、西安交大、華科、華南理工等知名高校。


  4.怎樣參加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為大學公開發(fā)布信息,孩子自愿報名參加,全程公開的招生形式。幾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如下:

 


  溫馨提示


  按照2016年的時間安排,高校簡章在3月上旬才公布,大部分集中在3月中旬公布。預測2017年可能會回歸正規(guī),在2月底或者是3月初公布。


  5.我可以拿到多個學校的自招加分嗎?


  可以。在投遞材料、獲得初審資格、參加診斷等環(huán)節(jié)中,一個孩子都可以同時獲得多個大學的自招機會。


  即一個孩子可以同時向多所大學提出申請、同時獲得多個大學的初審通過資格、參加多個大學的診斷,因而一個孩子可能獲得多個大學的自招加分。


  但是部分高校也會明確表示不能同時填報多所高校。


  但在較后填報志愿時,只能使用其中一所大學的加分。


  6.怎樣獲得自主招生資格?


  根據(jù)2016年自招情況看來,孩子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尤其是高三各次期中、期末及一模診斷的成績)足夠優(yōu)秀,獲得省級診斷獎即有極大可能通過初審,獲得自主招生資格。


  2016年高校自主招生條件分為5大類:


  1、診斷類獲獎(分文理科)


  2、科技創(chuàng)新類獎項


  3、具有專利發(fā)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文章或者是出版過文學作品專著等


  4、單科成績或者是綜合成績十分優(yōu)秀


  5、獲得過國際獎項


  7.自主招生的初審和診斷通過率怎么樣?


  由于缺乏數(shù)據(jù),我們無法統(tǒng)計自招初審的通過率。同時各校自招診斷的通過率不同,所以考生還要認真準備診斷。


  8.聽說“校薦”取消了,高中還能為我做推薦嗎?


  可以。國家明文規(guī)定取消“校薦”,但事實上,大學審核孩子材料時較主要的依據(jù)仍然是孩子的在校成績,區(qū)別有兩個:


  (1)以前是給高中一定數(shù)量的推薦名額,由高中分配,F(xiàn)在是自主招生報名的時候需要有“推薦人”。中學有給做推薦的考生通過初審的幾率更大。


  (2)以前高中在分配校薦名額時會注意每個孩子只有一個校薦機會。即清華給某中學20個校薦名額,北大給該中學25個校薦名額,學校會把這45個名額分配給45個不同的孩子。


  現(xiàn)在孩子自行申請,一個孩子可以同時申請多個大學,獲得多個大學的自招資格。


  9.聽說需要相關(guān)人士推薦,什么樣的相關(guān)人士推薦有用?


  學校班主任、任課老師、實驗室老師、大學教授、居委會、孩子社團、公益組織……全都可以寫推薦信。


  除診斷獎項和學習成績之外的申請條件,都是“附加項”,推薦信是高校初審的參考選項,來大致評定考生綜合素質(zhì)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lǐng)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nèi)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cè)邊圖-寒假1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