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小學教育 > 家長關注 > 正文
內容頁banner-一對一體驗

家長必讀:5類“完美父母”并不受歡迎

2016-08-07 11:06:05  來源:網絡整理


  
  太過優(yōu)秀的父母,反而教不出優(yōu)秀的孩子!父母對孩子的照顧要適度,如果太過優(yōu)秀無瑕只會過猶不及,而且孩子也不會喜歡喲!


  下面列出5類孩子較不喜歡的“太優(yōu)秀父母”,看看,您有沒有位列其中吧!


  先進類:力做通用父母


  在孩子眼里,爸爸媽媽什么都會,在大的難題爸爸媽媽都能夠解決,而且家長們也時刻跟著孩子,發(fā)現(xiàn)他有什么困難就馬上幫他完成,聽著孩子高高興興地說:“爸爸媽媽好棒!”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上一年級的童童開始學英語了,回到家里寫功課,媽媽就陪在她身邊指導她,這次童童又遇到難題了,課外書上有一個英語單詞童童不會,跑去問媽媽,可是媽媽也被難住了,回答不出來。


  看著童童失望的表情,媽媽也很內疚。


  其實童童媽媽大可以放輕松點,即使當上爸爸媽媽了,也不是通用的,也會有不懂的地方,只要好好地跟童童解釋一下,告訴她:“這個單詞媽媽也忘了,明天媽媽再告訴你,好嗎?”就能輕松地安撫好童童失望的情緒。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也不必多孩子事事周到地照顧,孩子遇到困難了,不要先進時間就幫他解決,應該鼓勵他自己想辦法應對,不要讓他養(yǎng)成一有困難就找爸爸媽媽的習慣,這樣的孩子很難獨立。


  第二類:強迫孩子優(yōu)秀無瑕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所以從小就嚴厲地教育孩子,要求孩子事事要做得好做得優(yōu)秀,只要孩子犯了一點小錯,或者有什么不好的舉動就馬上批評他,想從根源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5歲的樂樂有許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吃飯的時候喜歡用伸出自己的小手偷偷地抓飯吃,這時候被媽媽發(fā)現(xiàn)了,馬上板著臉命令他“把手放下,要用勺子吃飯”;喜歡爬到板凳上拿桌上的小零食,但是只要被媽媽發(fā)現(xiàn)了,就會被批評……


  孩子也有犯錯誤的權利,如果爸爸媽媽一直盯緊孩子,要求太嚴格,反而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更不用說讓孩 子健康成長了。其實,如果孩子犯了無傷大雅的小錯,爸爸媽媽大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孩子嘗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會再犯錯了。


  比如吃飯的時候,孩子想伸手抓飯吃的時候,媽媽沉住氣,不要立刻制止他,讓孩子看到抓飯的后果就是把飯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 飽,那么他以后就會乖乖地用勺子吃飯啦。然后在平時的聊天中用講道理的方式來引導他,告訴他什么事情應該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錯誤拿出 來分析,幫他改正壞習慣就好了。


  第三類:竭力避免沖突


  孩子慢慢長大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跟爸爸媽媽有沖突是正常的,這說明他已經學會自己思考了,懂得自己去判斷事情,所以才會有跟爸爸媽媽不一樣的觀點。


  妞妞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可喜歡看圖書了。晚上睡覺前,她總是抱著圖書,在床上認認真真地看起來。爸爸發(fā)現(xiàn)她躺著看書,馬上過來搶 走她的書,讓他趕快睡覺。妞妞可不樂意了,對著爸爸大叫:“書上有好多知識,你干嘛不讓我看!”爸爸也不解釋,二話不說,轉身就走開了。


  其實,妞妞爸爸應該留下來,好好地跟妞妞解釋,告訴她:“看書是好事,但是不能躺著看呀,對眼睛不好,長大了妞妞就要戴眼鏡了,多不好看呀!”


  孩子剛學會獨立思考,但是因為知識還不全面,所以難免會像妞妞一樣,只看到事情的一面,這個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耐心地跟他溝通,了解他的想法,然后慢慢地跟他講解,讓孩子的想法更加成熟。


  第四類:把孩子關進愛的牢籠


  從小家長總會處處呵護孩子,主動幫孩子分辨是非,想讓他少走一些彎路,擔心他受一點點傷,結果反而使孩子更加弱不禁風,不懂得生活 自理,而且遇到困難時總是一臉的沮喪,這樣勢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如果連自己喝水或者爬上一張矮凳子都不讓他做,那么孩子長大后遇到更大的困難會不會也會 戰(zhàn)戰(zhàn)兢兢呢?


  方方可喜歡吃餅干了,好不容易想到可以搬凳子去拿放在桌子上的餅干的妙招,沒想到被媽媽發(fā)現(xiàn)了,媽媽急忙跑過去把板凳拿走,餅干拿下來給她吃,告訴她:“以后要吃什么叫媽媽就好,千萬不要自己拿,太危險了!”


  其實方方媽媽不用那么著急,應該為方方能夠想到這么聰明的方法感到高興呀,應該鼓勵她自己拿到餅干,自己只要在一旁看著她就好了。


  父母當然要看好孩子,避免孩子發(fā)生大意外,但是也要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學會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更加獨立,而且這些成就感會鼓勵孩子繼續(xù)嘗試更多的事情,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他健康成長。


  第五類:搶著為孩子的行為后果買單


  爸爸媽媽總是把孩子捧在手心,什么事情都替他擋著。只要孩子一哭,家長們就會連哄帶騙地為孩子推卸責任,把錯誤都攬到自己身上,就是心疼孩子,寧愿自己受委屈。


  在家里玩耍的時候,板凳絆倒了圓圓,圓圓疼得大哭起來,聽到哭聲的奶奶趕緊跑過來,扶起圓圓,心疼地撫慰她說:“圓圓乖,不哭了不哭了,都是板凳的錯,奶奶幫你打他!”……奶奶連哄帶騙說了好久,才把圓圓哄安靜了。


  其實奶奶打板凳的方法,雖然能把圓圓哄安靜了,但是也讓圓圓學會了推卸責任,抱怨他人。孩子開始懂事了,很多事情爸爸媽媽就不必急著擋在孩子前面的,不要搶著為孩子的行為后果買單,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

文章下長方圖-小學寫作范文精選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邊圖-1對5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