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請選擇城市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不要讓成功成為孩子人生的目標
我有個來訪者告訴我,他媽媽一直對他說的話就是:現(xiàn)在好好上學,等上了初中,你的好日子就來了。等上了高中,你的好日子就來了。等上了大學,你的好日子就來了……直到較后他不想再等好日子了。他不相信有好日子了。
大多數(shù)父母從小被教育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掙好多的錢。于是我們都在為了實現(xiàn)這些目標而不停地努力奮斗。以至于很多人把工作、升遷、掙錢,當作自己人生的目標,認為成功就體現(xiàn)在這些方面,而這些目標確實永無止境的。所以出現(xiàn)了很多父母擁有了極豐富的物質(zhì)條件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不幸福,卻發(fā)現(xiàn)自己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留下了太多的遺憾。
成功學害人不淺。“成功”已經(jīng)被狹義地規(guī)定為賺到大錢。過去說“功成名就”,這個“功”還可以被解讀為事功、功績、功業(yè),這個“名”也可以不是指名位、名頭而是名聲和名望。現(xiàn)在,就只剩下成績、考入大學、掙到錢了。這就等于給孩子設(shè)定了一個永遠不會到來的好日子。成功的山會一山更比一山高,孩子犧牲友情、親情,付出身體健康等代價,要么永遠換不來滿足,要么換來的成功并不讓他真的覺得有意義,值得那些犧牲。
對孩子的長久傷害
當孩子只把成功作為人生的目標,長期下去,隨著對一個又一個所謂的“成功目標”的追逐,生活會越來越失去意義,精神世界也會越來越貧瘠……
我們?yōu)槭裁磿@樣?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越來越多的人把成功視為的人生目標,這種狹隘的評判標準的形成跟以下幾個方面有關(guān):
1)人們眼界狹窄,只把看得到的金錢、物質(zhì)當做成功。
2)往往分不清真實的需要和外在的面子與享受。
3)以為金錢地位就可以帶來一切,例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只要讀書告終為官作宰,金錢美女都能得到,卻忽略了顏如玉的真心愛情和黃金屋的溫馨氣氛,是金錢和地位買不到的。
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
1)擴展視野。人生有很多的目標——健康長壽、建功立業(yè)、安分守己、家庭和睦、身后留名……我們的生活本來豐富,不要把它變得貧瘠,只剩下一個目標。
2)追求真正的友情、愛情,而不是替代品。
3)放下面子,不去攀比外在的榮華。
4)認真做事做人,不以成敗論英雄。
5)注重自己精神本性的升華,平衡物質(zhì)與精神的雙重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