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中、高考結束,各個學校也出現(xiàn)了不少孩子。也許他們與其他孩子一樣平凡,并沒有太多的過人之處,但在他們身上,的確有不少值得學弟、學妹借鑒、學習的閃光之處。是哪些細節(jié)讓他們成功“領取”到了學校呢?
本期,周刊推出“‘我的學法領取絕技’特別策劃”,請來6位今年高考孩子,從學習“小竅門”、學習習慣、自主招生診斷策略、減壓方法等多角度來解密自己通往學校的路徑,希望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能對高中生有所啟發(fā)。
陳嘉思“領取”絕技:課堂效率百分百頭腦風暴近距離
■小檔案
高中學校:復旦附中
錄取高校:香港大學金融專業(yè)
高考總分:567分
100%的上課效率
首先陳嘉思談到了學習效率較重要的是課堂的效率。有新知識的課自然重要,如果孩子能集中精力仔細聽,那大腦應該是很活躍的,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會很深,甚至能主動喚起知識結構中的相關點,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而如果孩子在課堂中沒有做到這些,功課就必須花大量時間去理解一個知識點或一個步驟,那就得不償失了。
并且陳嘉思也認為這般的聚精會神即使在復習課上也十分必要。有的同學在聽了98%的功課覺得老師所講的自己都會,就開始做自己的事。然而,恰恰那2%正是他所欠缺的,而且將來他可能都難以再聽到這2%了。長此以往,學習上很可能會積累起不少“死穴”。
對自己不懂的要多問
對不明白的知識點,陳嘉思的建議是先要盡全力獨立思考,不論有無結果,再與同學一起探討,看看是否有更好的解題方法,較后再請教老師。這樣做不僅可找到較好方法,還能看到自己與老師、同學間思路的不同之處。而較后再問老師往往也能發(fā)現(xiàn),老師站在了更高的角度來解題,打開了思路。當然這樣做自然會消耗不少時間,但她告訴大家這樣做少有值得。
不專注答案本身
不要只專注于答案本身,更應關注解題思路。陳嘉思覺得做對題目只是一個基本要求,對孩子而言解題的方法技巧更重要。此外,也要注意答題規(guī)范等的細節(jié)問題。如果僅關注答案,那么對答案這個行為就沒什么意義,也無法幫助提高成績。
及時改正惡習
據陳嘉思透露,這個是她的親身教訓。她從小就很粗心大意,能力糟糕,一直到高三才認清它們的危害。老師說:“到現(xiàn)在為止再把算錯,就不是粗心大意可以解釋的了,而是能力問題。”她聽后覺得很有道理,這已經是能力低下的問題了。所以她建議有類似問題的同學們早日將它們解決,不妨試著掐著時間多做復雜,千萬別像她一樣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