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在高考中,現代文閱讀即是重點又是難點。盡管中學語文教學中一直把重點在閱讀和和寫作教學上,但是在診斷中,閱讀和寫作的得分卻不高,診斷的效率極低,反映出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在高考復習時,盡管老師和孩子往往傾注了大量心血,但是因為閱讀水平整體低下,復習指導思想不明確,考生答題不規(guī)范等問題,現代文閱讀試題往往成為丟分大戶。其實,對于大多數考生而言,他們并不是完全讀不懂文章,也不是完全讀不懂題目,而是沒有把握住文本的規(guī)律性和試題規(guī)律性,不知道怎樣針對不同的題型進行答題。
所以,高三語文復習在閱讀板塊,包括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鑒賞幾個部分,將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認真研讀考綱,明確診斷的能力要求。
2.在現有閱讀水平的基礎上,抓準文本特點,抓準關鍵語句、詞匯,盡可能地把文章讀懂,準確理解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觀點態(tài)度。
3.探索試題特點,規(guī)范答題思路。因為高考閱讀畢竟是淺層次上的閱讀理解鑒賞,無論文本還是試題都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包括答題思路,組織答案都有規(guī)律可循。
4.學會審題,抓住關鍵詞,準確理解把握試題要求,針對試題所問角度,有的放矢。高考閱讀試題,其實不外乎四種考察思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怎么寫。認真研究近3—5年高診斷卷,把每篇文章的四道題歸類,便很容易找出規(guī)律、特點,明確每種問法的考查角度。
高考復習并不是盲目地做題,準備中需要把近年來閱讀試題中所列的各個問題按照歸納出來,分類別有目的地進行專題訓練,讓孩子學會如何針對不同的問題在閱讀文本中助力地找到指定信息,找到準確的答案,這才是復習的重中之重。用這種方法復習,才能讓孩子有的放矢,提高效率。題量不一定很大,但是訓練的質量必須提高。對于高三孩子,尤其是處于查漏補缺階段的考生,分類歸納、探求規(guī)律、專項訓練的復習方法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提高效率,優(yōu)化效果的好方法。遵循規(guī)律復習,勢必事半功倍。
近幾年高考,現代文閱讀得分率呈現下降趨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掌握閱讀考場文本文段的技巧,不會助力地在閱讀文本中找到問題指向的關鍵信息,從而迅速而準確地破解答案。有很多孩子雖然能夠理解試題并找到了問題指向的信息,但是由于答題思路上的不規(guī)范或者細節(jié)上的含糊,結果使本來可以到手的分數丟掉了。
因此上,在考場閱讀過程以及答題細節(jié)上要學會把握住細節(jié),才能比較好的解決上述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留意各類信息提示語。
一般來說,考場閱讀文本比較規(guī)范,文體特征鮮明,在信息提示方面思路都是比較清晰的,其外在形式表現為有明顯的提示性詞語,常見的有幾類:
1.“也”“另外”“此外”“除此之外”“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時”“與此同時”等表示列舉的詞語,給考生提示前后文有并舉的事例或觀點存在。
2.“因此”“總之”“所以”“由此可知”“可見”等這類表示推斷或總括的詞語,表明后文將會有新的觀點。
3.“其實”“簡直是”“從一定意義上說”等語詞表示強調觀點。
4.“不過”“然而”等表示轉折的語詞,表明對前文的否定,引出后文新的觀點。
其他形式的信息提示語還有很多,在訓練中要學會總結歸納,這對理清文章思路,提高閱讀效率很有好處。
二、注意偏正關系類型句子。
這個問題對于絕大多數診斷來講可能難度較大一些,不過,在閱讀中只要注意這方面的現象就可以。人們在表達思想時,語句都有強調的側重點,或通過詞語或通過語氣或通過句式,其中偏正類語句的使用是較有特點的一種技巧。一般有幾種形式:
表示因果的句子:“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
表示轉折的句子:“……但是……”“……然而……”。
表示條件的句子:“只有……才……”。
表示假設的句子:“如果……那么……”
表示遞進的句子:“不但……而且”
還有并列關系復句中的“不是……而是……”等形式的句子。
以上這些句子類型,他們的語意強調點都在后半句,因此做題時就要特別注意看試題設計強調的是什么。即使試題沒有直接提出來,也要特別關注這類句子,因為這有助于把握全文的意思。特別要注意“不是……而是……”這種句子,要看試題設計是要強調后半部分還是強調并列列舉的兩個部分。
三、盡可能按照分值分點答題。
當然這是相對而言,需要平時注意分析高診斷題所給答案及其分值的分值特點。如果試題賦分只是1-2分,那么,作一點來回答即可;如果試題賦分是4分或4分以上,一般就要分點來回答。一般情況下是每點2分。(或3分)分點答題,各個要點是獨立的,而不能寫成包含關系,否則分點等同于不分。這樣能夠讓評卷老師很清晰地了解你的答題思路,不會出現漏判現象。
四、按照分值,以先觀點后分析的思路表述答案。
和上一點類似,如果試題賦分較高,就盡可能采用“先觀點后分析”的答題方法。這樣就能讓老師很快把握住考生的觀點。在評卷中,并不是寫得多得分就越高,主要還是看答題是不是切中要點,因為高考閱卷采用的是抓點給分。這樣答題,即使后面的分析不是很到位,前面的觀點正確了,往往就能得到比較好的分數。
換言之,擺出了觀點,就應該作簡要分析,尤其回答分值較高的試題。但是如果只說觀點,而沒有分析,老師就會認為孩子思維不夠嚴密,認識能力有差距,也不會給很高的分數。
五、盡可能用原文的詞句答題。
在回答問題時,如果原文有自已表達信息的相關語句,就盡可能用原文語句表達,即使有字數限制,也盡量用原文能夠負載文章信息的術語概括,這是評卷賦分的關鍵依據。同時,也不必花費太長的時間來組織答案。即使要求用自己的話來概括回答,也可以遵循以上原則。
六、要知道答題是否需要拓展。
不少孩子搞不明白,在什么時候答題需要展開,在什么情況下不需拓展。一般情況下,根據試題賦分來判斷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當然是分值比較高的試題。另外還要看試題屬于哪種類型。
七、拋棄助力能力意識,助力意識。
現代文閱讀試題很難得到助力能力,有的老師在訓練指導時,總以獲得助力能力為答題的出發(fā)點,希望答題盡善盡美,其實,這種觀點失之偏頗。但是不追求助力能力并不是不追求。只要在自己的領域中占到優(yōu)勢,就會比別人高出一招。因此,答題規(guī)范就顯得尤其重要。
八、根據理解程度答題,注意把握時間。
高考閱讀文本年度難易程度并不相同,有時難一些,有時容易一些。閱讀較難理解的文本時,就必須注意:沒有必要把所有的思路內容全部理解清楚之后才做題。一般情況下,22分的現代文閱讀題,多數考生在12—16分鐘之內就可以做完。但是有的孩子用了將近半小時,花費的時間很多可成績并沒有因此提高,反而影響到了整體答題效果。耽誤了作文的寫作時間。
再者,每道試題答多答少也可以摸索規(guī)律,大多數孩子喜歡答多,其實呢,高考對孩子能力的考查有一個基本的評價標準。150分鐘之內,對整套試題內容的閱讀、理解,分析、思考,書寫、表達,有一個基本的、可控的要求。大概閱讀字數5000左右,表達字數1400—1600,雖然沒有明確的量化標準,但是命題人在命題過程中是經過定性、定量評估的。所以,答題還是注重采點給分原則,理清思路,表述規(guī)范,當快則快,當多則多,多而不濫。
智康教育:優(yōu)秀的N對一個性化輔導、口碑好的家教品牌,提供小學數學、英語、語文、物理、化學等全科家教輔導,滿足小學、小學、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類人群課外補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