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很多家長多發(fā)現了一個現象:小學以后,孩子的成績會出現一次明顯的波動,尤其在語文這門學科上體現得特別明顯。
還有很多孩子自己發(fā)來微信讓我解惑:
孩子A:進入初中,語文莫名掉了隊
我是一名初一孩子,成績還可以,但一直令我不擔憂的語文成績卻拖了我的后腿。小學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好,但是到了初中就不怎樣了,可我總是找不到原因。請求老師幫助!
孩子B:作文被批沒文采
我是一名初一孩子,目標是市里較好的中學。我較怕寫作文,因為看上去一個簡單的題目,但是到了自己手里寫出來的文章就平淡無奇,老師的批語也是說文章“沒文采”,我應該怎么辦?
其實對于“小學語文學得好、初中就不行”的同學而言,這種現象很正常。
孩子從小學升入初中進入一個全新的學習時段和領域,由于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不一樣,認知上存在差異,因此進入初中后會在學習、心理、生活等方面產生不適應。
并且到了初中,學習語文多是在老師指導點撥下自學為主,這就要求孩子有意識培養(yǎng)自學能力,養(yǎng)成獨立思考問題和及時歸納所學知識的好習慣。
那么這時候的孩子應該怎么辦呢?建議大家可以做到以下3點:
一、養(yǎng)好習慣,打好地基
很多剛進入初中的孩子看到自己診斷的分數不理想,就埋頭苦學惡補。實際上這樣并不能讓孩子迅速提高成績。我們在初一較重要的是養(yǎng)成初中學習的好習慣,這一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比分數更重要的。
就像建筑一棟樓,初一就是打地基的時候。
初一年級的知識點比較豐富,如表達方式、描寫方法、古文、各種文體的學習等等。
再從診斷的角度看,重點是閱讀和寫作。
通過我在自己的網絡課程上進行調查,我發(fā)現很多孩子都沒有重視語文課堂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很多孩子都覺得語文枯燥,聽起來乏味。
但是初一如果沒有學會聽課,不僅關鍵的知識點沒聽見,而且長此以往下去還會影響到初二、初三的聽課效率。
因此,課堂上孩子要做到“看、聽、記、思、答”這五點,即認真看、認真聽、認真記筆記、積極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功課,孩子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功課。
我相信孩子們只要堅持下去,就會體味到語文的韻味。
二、將作文融入生活
趁著初一掌握寫作技巧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怕寫作文并不是初一年級的孩子所特有的,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之一。
作為孩子而言,原本知識掌握就還不豐富、人生和生活閱歷也比較少,因此想要不怕作文、寫好作文,需要下一定的苦功。
首先,應堅持天天寫日記,但不要記流水賬,而是將一天中你較有“感覺”、感悟的,哪怕是一句話記下來。能關注社會熱點固然好,退一步生活里的點滴小事也不錯。實在沒寫的,還可以寫寫當天的天氣,說不定哪天的作文里就需要你描寫一場風、一場雨這樣的“特寫”。
其次,隨身攜帶一個小抄本,看見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就抄寫下來,細細品味。這種好詞、好句并不僅僅局限于優(yōu)美的內容,比如一些精彩的語句、生動的描寫、深刻的觀點都可以分類摘抄下來。
第三,寫作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開始可以有意識地模仿一些名家風范,然后再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比如可以先訓練以記敘、描寫為主的文章,然后再訓練說明文、議論文;先訓練自己的親身經歷,再訓練別人的轉述事情。
三、閱讀是增強語文實力的“不二法門”
堅持課外閱讀,并且閱讀不要過于“功利”。
閱讀時應更多關注作者的文章結構、語言描寫、修飾手法,而不是看了開頭就直接看結尾,也不管中間的過程,或是忽略掉那些優(yōu)美的文字。
看完后書一合,不去深究這本書的精妙之處,這樣的閱讀意義并不大。
此外,有時間的話應多修改自己的文章,使其越改越精,并且可以看一些微型小說,這對自己的寫作水平、閱讀理解都很有好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