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故鄉(xiāng)》重難點-初中九年級語文!《故鄉(xiāng)》的作者是魯迅。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創(chuàng)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fā)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下面給大家介紹《故鄉(xiāng)》重難點-初中八年級語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鄉(xiāng)》重難點-初中八年級語文
一、重難點講解
1、重點:
本課學習的重點是理解小說采用對比,突出辛亥革命后農(nóng)村經(jīng)濟衰敗和農(nóng)民生活日益貧困的社會原因,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決心變革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強烈愿望。
2、難點:
難點是抓住小說中閏土、楊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個“變”,從中聯(lián)系人物所處的典型環(huán)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慘命運的社會根源。小說中閏土是一個勤勞善良,但不覺悟的農(nóng)民形象;楊二嫂是一個貪婪、尖刻、鄙俗的小市民典型;“我”是一個對現(xiàn)實不滿正在尋求中的進步知識分子形象。
少年閏土,天真活潑、無憂無慮、懂得很多生產(chǎn)知識,簡直是個小英雄;中年閏土,變得滿臉愁容,麻木遲鈍,但善良忠厚、勤勞樸實。20年前的楊二嫂“終日坐著”“因為伊,這豆腐店的買賣特別好”;20年后她變得自私、尖刻、貪婪、勢利。對這兩個人物,作者通過前后對照,通過形象、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寫出了他們的變化。然而作者并沒有單純地、機械地描寫農(nóng)民,表現(xiàn)他們的苦痛,而是深刻地提出了農(nóng)民問題的重要性。“我”是《故鄉(xiāng)》中又一重要人物形象。“我”過著辛苦輾轉的生活,從2000里之外回到故鄉(xiāng),看到故鄉(xiāng)變壞的情景,自感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故鄉(xiāng)壞下去,“我”為故鄉(xiāng)的遠景構制著藍圖憧憬著美好的新生活。“我”不是消沉的知識分子,而是一個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具有民主進步思想傾向的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形象。
二、難句解析
1、啊!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
此句緊承上段沉寂荒涼的氣氛,既有見到故鄉(xiāng)時的欣喜之情,又有一種難言的悲涼之情:喜的是回到自己闊別二十多年的故鄉(xiāng),對故鄉(xiāng)還保持著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悲的是見到眼前故鄉(xiāng)蕭條破敗的景象,不敢相信這眼前的一切。這強烈的反差,這殘酷的現(xiàn)實,讓“我”難以接受。此外,這句話末尾用問號而不用感嘆號,從語意和情感表達來看,不僅有否定眼前看到的景象為記憶中的故鄉(xiāng)的景象的意思,而且還有“我”看到美麗的故鄉(xiāng)竟變得如此蕭索荒涼時,不想承認又不得不承認這個現(xiàn)實的矛盾心情。
2、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釵,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是一幅少年閏土月夜刺猹圖。景物色彩明快、艷麗,人物英俊、活潑,二者相映成趣。這是留在“我”心中兒時伙伴的美好回憶。“一幅神異的圖畫”的描寫,流露了“我”對少年閏土的景仰,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也為后面寫閏土的變化作了鋪墊。因為在插敘“我”和少年閏土兒時友情時,“我”和少年閏土是對照著寫的。閏土會捉鳥,知道各種貝殼,跳魚,有許多新鮮的生活知識,而這些正是我所缺少的。
3、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于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此句表現(xiàn)了少年的閏土是那樣的天真可愛!少年的“我”是純真自然的,少年的閏土同樣是純真自然的。少年閏土不把少年的“我”視為一個比自己高貴的少爺,少年的“我”也不把少年閏土視為一個比自己低賤的窮孩子,他們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的觀念。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是沒有任何顧忌的,因為他們的思想還沒有被等級觀念所束縛!
4、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此句可以看出少年閏土有著豐富的實際生活的知識,這些知識把“我”帶出了院子里的高墻,看到了一個廣闊充實、無比美好的世界。這是一個多么遼闊而又鮮活、繽紛而又浪漫的世界呀!有高遠的藍天,有無垠的大海,有廣闊的沙地……各種各樣、無窮無盡的人和事物,是被高墻束縛的“我”從未見過的,這也是“我”所羨慕和想要的生活,此時的少年閏土可以說是“我”崇拜的小英雄。
5、“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圓規(guī)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
此段對楊二嫂的語言、動作進行了形象而生動的刻畫。她說話尖刻,由于發(fā)現(xiàn)在“我”身上已經(jīng)無利可撈了,便露出了自私勢利的本性。連用四個“愈”字對“我”進行無中生有的惡意攻擊,她的動作也十分麻利。作者運用細節(jié)描寫,把她討要不成便伺機行竊的情形刻畫得細致入微,把她這樣一個典型小市民的嘴臉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6、他站住了,臉上現(xiàn)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tài)度終于恭敬起來,分明的叫道:“老爺!……”
此句非常形象地刻畫出了閏土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作者沒有直接去對閏土的心理作細致的描寫,只是借助神態(tài)描寫來表現(xiàn)。這段描寫,具體而生動地刻畫了閏土見到“我”的神情和心理活動過程。面對分別二十余年的小時候的朋友,自然從臉上“現(xiàn)出歡喜”來,但又無從談起,也就“沒有作聲”。終于“理智”戰(zhàn)勝了感情,恭敬地叫一聲“老爺”。這段描寫多么真實,多么合情合理!同時也巧妙地照應了前文對少年閏土的回憶。
7、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
用精煉的語言揭示閏土經(jīng)濟和精神變化的真正原因,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勾結導致了閏土悲慘命運的必然。中年閏土成為一個“木偶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個方面的原因,是什么導致他苦成這般模樣?這里做出了全面而準確的回答。這不僅道出了當時社會的現(xiàn)狀,更揭露了封建社會的本質。
8、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墻,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xiàn)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此句表明“我”對故鄉(xiāng)的期望與故鄉(xiāng)的現(xiàn)實相去甚遠。閏土已經(jīng)變得面目全非,與少年的閏土判若兩人,在“我”的心目之中他清晰的英雄形象已經(jīng)不復存在;“我”與故鄉(xiāng)的生活變得格格不入。一切的一切,成為模糊的影像,所以流露出一種悲哀的心情。但“我”此時的悲哀并不是等同于絕望,“我”依然相信故鄉(xiāng)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只是總覺得還有些渺茫。
9、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
“我”的希望是什么?那就是“新的生活”,是故鄉(xiāng)人未曾生活過的,“我”自己也不是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新生活究竟是什么,他并不能做出明確的回答。“我”的希望能否實現(xiàn),同樣不能做出明確的回答,尤其是面對故鄉(xiāng)這種殘酷的現(xiàn)實,內(nèi)心難免會感到一陣害怕。但是,“我”的理想又少有不是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水生和宏兒的友誼就是較好的見證,何況,人類自身永遠存在著向上追求的力量。
10、現(xiàn)在我所謂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遠罷了。
因為還沒有找到實現(xiàn)新生活的道路,所以“我”以為自己對新生活的希望仿佛和閏土對神靈的祈求一樣,是對偶像的崇拜,只不過閏土的希望在眼前,“切近”,“我”的希望在未來,但對這個未來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因而顯得“茫遠”。
11、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充滿了哲理的結句,極好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題。它告訴了我們:希望的有無取決于人們奮斗和追求的精神。如果我們不努力奮斗、追求,則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沒有希望,即“希望”是“無所謂有”;如果我們始終不渝地為了我們的希望斗爭、實踐,就一定會迎來我們想要的生活,即“希望”是“無所謂無”。這正如地上的路,需要人們一次次地走過,才能真正的使其成為路。
請點擊下載附件 | |||
|
點擊下載試題:《故鄉(xiāng)》重難點.rar |
《故鄉(xiāng)》重難點-初中八年級語文!為大家介紹好了,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問題的話,請直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0-121-121!有專業(yè)的老師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