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北京中考 > 中考語文 > 正文
內容頁banner-1對5課程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題滿分經驗

2016-09-12 08:35:28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一、知識梳理


  什么是議論文:議論文就是議論說理的文章,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它主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闡發(fā)作者的觀點。即表明贊成什么,反對什么。


  議論文的三要素:


  (1)論點:中心論點與分論點。


  (2)論證:論證思路(論證過程)


  (3)論據(jù):事實論據(jù)、道理論據(jù)


  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引論部分即是文章的先進部分,應該弄明白的是:中心論點大多在引論部分提出,但不是少有的。本論部分是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對論點或論題進行論證分析的部分。


  結構形式一般有:A、層進式:層層深入、步步發(fā)展,環(huán)環(huán)相扣。B、并列式:平列中心論點的幾個方面,段首有中心句。


  一般借助過渡性的語句來突出這種關系,如“有”“還有”是并列或對照。“雖然”“但是”“固然”“誠然”“由此”是遞進。結論部分是文章的較后部分,總結、重申論點、水到渠成,得出論點、發(fā)出號召、勉勵、警示等。


  二、論點


  1、論點就是文章所要議論、闡述的觀點,是作者要表達的看法和主張。


  論點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是明確的判斷。也就是說,能夠明確地表示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觀點、態(tài)度。從形式上看論點是完整的陳述句、判斷句(包括肯定和否定)


  注意:反問句或比喻句等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不適合直接作為論點句。


  一篇文章的論點有幾個?


  適合初中生閱讀的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這幾個分論點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遞進的,它們都服從全文的中心論點。


  2、中心論點呈現(xiàn)的方式


  A、作者用明確的語句表達出來。


  3、中心論點的位置


  A、有的文章標題就是中心論點;


  B、有的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


  C、有的文章是敘述現(xiàn)象后稍加分析提出論點;


  D、有的文章是在擺出對方錯誤觀點分析否定后提出的中心論點


  E、有的文章是在文章的較后才提出論點。


  有些作者沒有用明確的語句表述出來,需要讀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總之,論點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較多情況是在文章的題目、開頭,從常見位置尋找文章的論點,是我們的習慣做法。


  4、常見的開頭提出論點的情況


  (1)直接提出中心論點。


  (2)交代背景,說明寫作的目的和原因。


  (3)因事設問,啟人思考。


  (4)從日常生活現(xiàn)象落筆。


  (5)引經據(jù)典,說古道今。


  5、常見的開頭提出論點的情況


  (1)直接提出中心論點。


  (2)代背景,說明寫作的目的和原因。


  (3)設問,啟人思考。


  (4)日常生活現(xiàn)象落筆。


  (5)引經據(jù)典,說古道今。


  三、論據(jù)


  論據(jù)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是論點賴以成立的基礎。有事實論據(jù)、道理論據(jù)兩類。


  A、事實論據(jù):


  典型事例、史實、統(tǒng)計數(shù)字。


  B、道理論據(jù):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諺語,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


  論據(jù)要確鑿、典型、要能證明論點


  四、論證方法


  論證方法是運用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方法。


  常見的論證方法有四種: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舉例論證即擺事實,舉出具體事例來證明論點。


  道理論證即講道理,通過闡述道理來證明論點。


  對比論證是將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對立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較來證明論點的方法。


  比喻論證其實就是議論文中的比喻修辭句,來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地闡述道理。


  五、考什么?


  (一)題型一:在論點上設題


  1、問文章的中心論點


  首先看文章的題目是論點還是論題,如果是論點:或完善或直接抄寫下來,如果是論題:就要找尋作者針對這個論題的觀點。


  2、問文章是怎樣提出論點的。


  ①注意位置:開頭、中間、結尾


 、谧⒁夥绞剑菏欠褚霉适、歌謠、俗語、名言、生活中現(xiàn)象等。


  3、問分論點之間的關系:并列和遞進

文章下長方圖-初中12本名著精華版資料包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邊圖-兩小時1對1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