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眼看暑期進入尾聲,新一學期即將開始。對于家中有孩子要入學的家長而言,上公辦還是上民辦是必須面臨的問題。
民辦普遍貴,這是大家的都知道的事,但是好的公辦就便宜嗎?不見得!為了對口好公辦寧愿花上百萬買學區(qū)房的也是大有人在,畢竟買到“真正的”學區(qū)房是個只賺不賠的買賣。
為什么說是“真正的”學區(qū)房呢?因為有些學區(qū)房,就算買了也沒法上對口的公辦!下面就跟大家聊聊在買學區(qū)房時可能遇到的這5個大坑,大家擦亮雙眼,千萬別踩!
坑1:房子買了,戶口遷不進去
好不容易買了房子,但是在辦戶口遷入的時候卻發(fā)現原房主還未將戶口遷出,如果孩子馬上面臨入學,這時候再辦理戶口的遷出遷入早就不趕趟了,耽誤孩子入學沒商量!
要杜絕這種情況,需要大家在購房時合同中增加賣房人的戶口應在付清房款前遷出的約定,而且一定要是書面約定,因為如果僅僅是口頭約定遷出戶口,而實際賣房戶口遲遲不遷出的話,由于戶口管理政策的限制,孩子還是沒法入學!
注意:一定要購買70年產權的普通住宅,而不是學區(qū)范圍內40年或50年產權的商住房,這兩者較大的區(qū)別就是商住房是落不了戶的,不具備學區(qū)名額!
坑2:“五年一戶”政策和“五年無孩”學區(qū)房的陷阱
國家政策:五年一戶
被稱為史上較嚴入學政策的“五年一戶”政策較早源自靜安區(qū)。
明確從2014年開始,本區(qū)內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即一個門牌號一居住戶,五年內只接受一個孩子(雙胞胎和單獨二孩例外)。
隨后長寧、虹口、寶山和原閘北也陸續(xù)施行。
此政策一出,“五年無孩”學區(qū)房馬上成為中介廣告的新招牌。雖說家長們在購買學區(qū)房時肯定免不了詢問這一信息,但是若碰到無良中介,而自己又疏于查證,也只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可以做三件事:
到街道查詢該地址以前的入學情況,因為街道登記過信息,要查詢也不難;
向學區(qū)房所在地派出所進行戶籍調查進行信息確認;
如果擔心上家給到的信息未必真實,也可以在買賣合同中明確相關責任,如果賣方故意隱瞞已有原戶口中的人員在學區(qū)內就讀,影響到買方子女的學籍對口,應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
小一至小五年級期末試題答案